重大政策
●4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22年做好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深入细节,稳步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提升保险保障水平,强化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
●4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继续实现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即此类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户中首贷户的比重,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实现全年新增小型微型企业法人首贷户数量高于上年。在确保信贷投放增量扩面的前提下,力争总体实现2022年银行业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宏观经济
●4月2日,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就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简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明确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责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涉密敏感信息进入工作底稿,提高跨境监管合作的效率,体现了统筹开放与安全的理念,将促进中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有序开展。
●4月2日,国资委召开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积极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款项、减免服务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房租工作,中央企业基本实现“零拖欠”目标。
●4月6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金融稳定法》提出,国家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国家金融稳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统筹管理,作为应对重大金融风险的后备资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由向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等主体筹集的资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组成。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等公共资金可用于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提供流动性支持,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应当以处置所得、收益和行业收费等偿还。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特困行业实行阶段性缓缴养老保险费政策,加大失业保险支持稳岗和培训力度;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会议指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要通过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粮食能源安全。各部门要针对形势变化抓紧研究政策预案,及时出台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的措施。
●4月6日,据商务部消息,今年1-2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9534.8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服务出口4675.8亿元,增长39.4%;进口4859亿元,增长28.3%。
●4月7日,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支付结算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认为,2021年以来,涉赌涉诈“资金链”治理成效明显,支付支持双循环体系加快健全;聚焦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解群众之忧、纾企业之困,支付服务质效持续提升;纵深推进严监管常态化,支付市场秩序不断规范;统筹兼顾安全和效率,支付基础设施稳健运行,清算市场发展日益规范有序,社会资金循环顺畅高效。
●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李克强指出,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要上下协同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进度,让资金尽早落到市场主体账上。要落实落细企业稳岗政策,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稳定物价必须抓住粮食生产、能源保供、物流畅通等关键。要深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制定和实施政策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认真听取市场主体意见,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和带动就业。要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办法,促进消费和有效投资扩大。优化投资审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撬动作用,带动更多民间投资。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4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主持召开就业形势座谈会。会议指出,要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确保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就业目标任务。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把稳就业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人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信息推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类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880亿美元,较2月末下降258亿美元,降幅为0.8%。
●近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了3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随着美国通货膨胀持续高企,美联储官员整体上同意,应在未来数月内同步进行加息和缩表。其中,加息幅度和速度或远超以往,可能达到数次50个基点;同时,美联储预计将于5月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最高可达到每月950亿美元。
市场热点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均发布通知,减免2022年上市公司的一些特定的相关费用。同时,包括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内的多家期货交易所也推出免收交割手续费等措施,用“真金白银”的减费让利支持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加快恢复发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4月1日,已有23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2021年年报,共16家银行公布了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贷款等绿色金融相关数据情况。其中,12家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增幅达到了30%以上;两家银行绿色债券规模突破千亿。此外,6家国有大行碳减排贷款总和为16643.94亿元,占碳减排贷款总额的76.38%,占总额七成以上。
●4月2日,国家开发银行官网发布新闻,一季度向能源领域发放贷款1090亿元,重点支持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展,以及煤炭等传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助力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4月2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显示,人民银行于3月31日召开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在现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增加天津市、重庆市、广东省广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厦门市、浙江省承办亚运会的6个城市作为试点地区,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景试点结束后转为试点地区。
●4月6日,苏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推出数字人民币在线支付登记费功能,进一步拓展财政非税收缴业务支付方式,实现了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应用,丰富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
●4月8日,多数银行目前已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在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出台房贷延期还款相应政策。还有部分银行为因疫情导致还款逾期而产生不良征信记录的客户,提供征信异议绿色通道。
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4月2日,广东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发布《关于我省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通知》,对我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按50%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本通知执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至本通知印发之日前,已征缴相关税费的,可抵减纳税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税费或予以退还。
●日前,澳门特区立法会第二常设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信托法》。据悉,澳门《信托法》草案(下简称草案)借鉴了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地区对信托法的应用,同时亦遵从了传统信托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原则。有业界人士认为,澳门《信托法》落地后,将激发现代金融产业的创新活力,为以信托作为底层逻辑的金融产品提供了创新设计的机会,金融产品的种类将会增多。
●4月6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通知。通知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节能降碳的积极性,促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化完善广东省碳普惠自愿减排机制,规范碳普惠管理和交易。
●4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前海税务局推出精细服务港澳台企业八大举措,包括开展定制化宣传,政策红利精准触达;推行多语种服务,答疑指引全面覆盖;线上引导“实名认证”,线下“白名单”兜底;模糊受理精准办理,涉税诉求快速响应;优化专岗专区服务,线下业务一站办结;健全管理和服务机制,专业指导全程贯通;提升涉税专业服务能力,外资企业办事无忧;拓展“深港澳办税易”,服务合作加速升级。进一步推动港澳台企业扎根前海、融合内地、走向世界。
●4月7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有关工作部署,围绕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专题研究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对接RCEP落地见效、加快贸易数字化改革创新、千方百计稳定外贸增长等工作。
●4月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以加快金融科技产业升级,助力深圳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金融支撑。
●4月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从六个方面提出17条意见措施,包括优化市场准入和治理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深发展、推动募投管退联动发展、完善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
●4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意见》主要包括“1个总体要求+6大关键环节+7条保障措施”,通过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招”,持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供读者学习、交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