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书签收藏         联系我们

经济金融热点汇(6.11-6.20)

来源: 本站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2-06-20 15:54:28 浏览次数: 499

重大政策

 

●6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任务举措。《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深化粤港澳互利共赢合作,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这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必将对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宏观经济

 

●6月13日,人民银行、水利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水利建设金融服务,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找准定位、创新产品、依法合规,切实加大对水利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新增的8000亿元信贷额度,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考核激励,加大对国家重大水利项目的支持力度。

 

●6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进一步稳经济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二是确定阶段性缓缴中小微企业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三是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会议指出,保住1.5亿户市场主体,就能稳住就业、保持中国经济的韧性。这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尤显重要意义。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力量,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深度参与。只有保住了市场主体,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才会有坚实支撑。而且,市场主体连着千家万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是稳住就业的重要推手。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4月收窄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比4月回升3.6个百分点。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涨幅比前4个月上升0.2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呈现恢复势头。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部不确定性增大,国内经济恢复仍然是初步的。6月份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改善。

 

●6月15日(当地时间),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5%-1.75%。这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的加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发表声明说,通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则大幅下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6日跌破30000点。标普500指数收创2020年12月以来最低点。

 

●6月16日,财政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59亿元,增长5.9%,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4月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来,各地加快实施留抵退税政策,4月份和5月份合计退税1.34万亿元,为确保上半年实现留抵退税政策“大头落地”打下良好基础。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场热点

 

●6月12日,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MC12)12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王文涛率团出席开幕式并在全会上发言。王文涛说,世贸组织改革应使全体成员受益,保障发展中成员合法权益。中方愿同各方携手合作,推动MC12在疫情应对、粮食安全等领域取得成果,推动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更大作用。王文涛表示,中国是国际抗疫合作的重要贡献方,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方支持世贸组织早日就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达成共识,并愿为此作出中国贡献。

 

●6月14日,《英国—新加坡数字经济协定》(UKSDEA,以下简称《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新加坡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加强与合作伙伴的互联互通方面又取得新进展。据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发布的文告,《协定》将为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设定一个全球基准,并惠及两国企业和民众,尤其有助于中小企业更好把握两国数字市场的机会。

 

●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6月13日至19日是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近年来,我国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正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6月15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务院日前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六个方面推出33项措施。符合条件的台商台企一体适用、从中受益。

 

●6月16日,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框架下的“俄罗斯-中国”商务对话在俄罗斯北部城市圣彼得堡举行。中俄双方代表就推动两国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边贸易目标展开讨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视频致辞中说,面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下行、国际市场震荡等多重考验,中俄不断加大彼此战略支持,两国经贸合作逆势前行,显示出强大韧性。他说,2021年,中俄贸易额超14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前5个月,中俄贸易额逆势大幅增长28.9%,达658亿美元。中俄双方将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开展正常经贸合作,携手努力朝着两国元首确定的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不断迈进。

 

●6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根本性加强,高质量党建有力引领和保障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这10年是国有企业发展最全面、活力效率提升最显著、布局结构优化最明显的10年。从经济发展规模看,国有企业有力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2012年至2021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1.4万亿元,年均增长9%,超过GDP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

 

●6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明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增强,在家电、酿酒等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6月20日,据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上海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正式印发,《规划》提出了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空间布局等。到2025年,建设各类加氢站70座左右、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6月10日至12日,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广州举行。“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独特优势。”日前,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市大湾区办主任李海洲表示,广州将通过与兄弟城市协力深化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贡献广州力量。

 

●6月13日,为落实商务部等6部委《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和《广东省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行动计划》,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圳市商务局、深圳海关、市贸促委、市司法局、深圳国际仲裁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共建深圳RCEP服务中心。自RCEP实施以来,深圳企业灵活应用原产地累积等规则,享惠明显。今年1—5月,深圳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3539.4亿元,增长1.2%。其中出口1237.7亿元、增长11.4%;进口2301.7亿元。1—5月,深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380份,出口货值23亿元,减免关税8200万元;进口货值5.7亿元,减免关税超3000万元。

 

●6月14日,横琴举行“引领大湾区智慧能源创新,共谱零碳岛粤澳深合乐章”座谈会,粤澳双方宣布将合作打造智慧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并借此在横琴聚集技术、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建设双碳示范高地和生态文明标杆。会议主办方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理事长苏树辉说,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就共建“国家智慧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已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横琴创建智慧能源创新中心的研发实体,共同推动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高端人才和项目的引进,力争将横琴打造成“零碳示范岛”,推动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示范落地。

 

●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30亿元人民币国债。人民币国债分四期发行,规模分别为75亿元、50亿元、55亿元、50亿元。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25周年,于6月15日发行首期人民币国债,包括2年期25亿元、3年期25亿元和5年期25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公布。

 

●6月15日,肇庆市政府与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广东(肇庆)供深港特色农产品基地及冷链集配中心项目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数字菜篮子”生产基地,助力肇庆优质农产品开拓市场。

当前,深农集团着力推进“数字菜篮子”和供港(欧盟)质量标准建设,深农集团将围绕着“一基地”“一园”“一中心”的建设,从基地建设、种植培育、施肥管理、采摘分拣、物流冷链到终端配送,与肇庆共同发力,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的“最初1公里”到消费终端的“最后100米”。

 

●6月15日,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第六届特区政府架构重组方案下的决议案。这意味着第六届特区政府在7月1日履新时,可立即以“三司十五局”的新架构运作,并设立三个副司长职位以强化统筹和推进政府政策,有助特区政府更有效施政。这个决议案是为落实新政府架构的最后一项立法会程序。当日,香港特区立法会绝大部分议员表示支持通过决议案,以让第六届特区政府在7月1日起落实新政府架构。这个新架构包括由现届政府提出的“三司十五局”建议,以及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提出的开设三个副司长职位和加强三个司长办公室支援的建议。

 

●6月15日上午,广东金融高新区、佛山市金融工作局联合举办企业赴澳门发行债券宣讲会,邀请澳门金融管理局、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结算一人有限公司、中华(澳门)金融资产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国际银行等机构,就引导企业赴澳门发行债券开展专题宣介交流。澳门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关美平表示,特区政府正加快完善澳门债券市场的软硬设施,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澳门“中央证券托管系统”(CSD)去年底已投入运作,澳门金管局可为澳门发行的债券编配国际证券识别编码(ISIN),进一步完善债券业务监管指引,制定《证券法》。特区政府为债券发行及转让提供税务优惠措施,欢迎内地企业和金融机构以澳门作为平台发债融资。截至2022年5月,在澳门发行或挂牌上市的未到期债券共有109只,涵盖金融债、公司债、绿色债券等债券品种,存量金额逾3000亿澳门元。

 

●6月16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的相关情况。据了解,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双15”税优惠政策已进入落地实施阶段,琴澳税负逐步趋同。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供读者学习、交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