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政策
●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丰富消费惠民举措、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创新产业政策等6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
●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自2月15日起施行。
●1月1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及贷款集中度比例要求,严禁出租出借牌照等违规“通道”业务,严格“1+4”融资杠杆倍数指标等。
●1月1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评级要素中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仍为“大部头”。
●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2024—2035年)》,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宏观经济
●1月11日至12日,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全国商务系统要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发展数字消费,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
●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明确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仍是2025年金融监管系统的首要重点任务,并要做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等其他重点工作。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明确将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及时回应市场关切,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1月13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总值为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总值为18.39万元,同比增长2.3%。
●1月14日,据央行统计,2024年12月末,M2余额为3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3%;M1余额为67.1万亿元,同比下降1.4%;全年净投放现金1.47万亿元。
●1月14日,国家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占我国GDP的1.8%左右。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格局不会变,人民币汇率完全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1月14日,据国家外汇局统计,2024年12月,银行结汇16272亿元人民币,售汇17040亿元人民币。全年银行累计结汇165448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73317亿元人民币。
●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就业有关政策措施,强调要聚焦服务消费、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研究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及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我国GDP为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
●1月17日,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26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1%。2025年全国外资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提速加力。
●1月1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12月CPI环比增长0.4%,同比上涨2.9%,核心CPI同比升3.2%;PPI同比升3.3%,环比升0.2%,均低于市场预期。
●1月15日,美联储发布的美国经济状况褐皮书显示,2024年11月下旬至12月期间,全美12个联邦储备区的经济活动出现略微上升,消费者开支温和增长,就业整体略有增长,物价整体“温和上涨”。
●1月17日,IMF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至3.3%,并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2.7%,欧元区经济增长1%,同时上调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至4.6%。
市场热点
●1月12日,海关总署公布出台16条重点措施,支持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支持中部地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促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示范区等。
●1月12日,中小企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三季度上升0.1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继续改善,景气水平保持回升态势;行业运行稳中向好。
●1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防范冒用金融监管名义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冒充金融监管实施诈骗手法。
●1月13日,美国拜登政府发布新一轮人工智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进一步加严对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参数等出口管制,还拓展了长臂管辖,对第三方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设置障碍、横加干涉。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
●1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系统谋划数据标注产业,目标是到2027年,数据标注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1月14日,中基协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0289家,管理基金数量14.4万只,管理基金规模19.91万亿元。
●1月1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数据中心客户数据安全保护的通知》,提出加强服务器托管业务场景保障能力、加强数据安全供给支撑等5方面16条要求。
●1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保障数据安全流通,打击利用数据开展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1月17日,沪深北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首批《指南》包括“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为上市公司提供细化工作指导。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销售额下降17.1%,商品房销售指标及房企到位资金降幅持续收窄。
●1月17日,中期协修订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备案管理规则》,适当提高持续展业的条件,加强从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监管,并对不满足持续展业条件的公司给予3个月缓冲期。
●1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扩至“国四”车,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
●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着力加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安全性和使用规范性,严格募集资金监管,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1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强化对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的全过程监管。
●1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指出,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全年为投资者创造收益7099亿元。
●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切实抓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改进和加强市值管理,优化国有股权管理,打造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标杆。
●1月17日,工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应急通信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空天地海一体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极端条件适用装备有效供给。
粤港澳大湾区动态
●1月13日,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印发《广东省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行动方案》,以应用场景创新为新抓手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1月13日,香港金管局联同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深化香港和内地金融合作的新措施,包括将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10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优化扩容债券通(南向通)的安排等。
●1月13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将探索建立国际黄金交易中心,3月起放宽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申请要求,预计香港将于202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资产管理中心。
●1月14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粤质贷”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通知》,充分调动相关金融机构开展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的积极性。截至2024年底,全省累计使用质量融资增信授信额度789.65亿元,受益企业达1624家次。
●1月15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省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已全部清零,预计2024年全省GDP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2025年GDP预期目标增长5%左右。
●1月15日,香港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第二届香港资本市场论坛2025上表示,香港资本市场重回全球新股集资额第4位,将持续加强企业管治,不断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1月17日,据深圳海关统计,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时隔9年重返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同比增长16.4%,增速分别较全国、全省快11.4个、6.6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网络,转载仅供读者学习、交流。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