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书签收藏         联系我们

湾区专属重疾险即将到来! 裴光:引导保险机构发布相关保险产品

来源: 南方+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0-11-18 14:59:32 浏览次数: 751

11月8日,以“面向‘十四五’的大湾区金融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东莞举办。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在论坛上表示,大湾区已逐渐形成了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目前,全省共有银行保险营业性机构2万余家,其中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202家;是全国首个地级市外资银行全覆盖的省份。

据介绍,前三季度,广东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84亿元,占GDP比重为8.9%,同比增长9.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银行业保险业作为金融主体,对经济恢复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广东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经营指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9月末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近30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保险业前三季度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000多亿元,保险资金在省内累计投资突破万亿元,有力支持了我省经济发展。

裴光表示,今年以来,广东银保监局自主或配合出台40余份政策文件,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辖内投向实体经济贷款规模7.5万亿元,累计为500多家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近300亿元;落实惠企政策,累计为20多万户企业办理本息延期,涉及贷款逾3000亿元;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裴光在论坛上表示,面对”十四五”,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大有可为。

据其透露,广东银保监局将采取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发挥广东银行保险业对全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具体包括:继续抓好简政放权政策的落地落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港澳保险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南沙自贸片区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上海保险交易所南方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保险机构按照新发布的大湾区专属重疾表研发大湾区专属产品,并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聚焦跨境车险、跨境医疗险、“跨境理财通”等重点创新领域,不断提升粤港澳三地居民金融服务便利度;探索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基建金融、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领域在湾区改革创新,研究推动巨灾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发展。

 

以下是讲话稿全文: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本次论坛。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谋划“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时刻,我们集聚一堂,共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大计,十分必要与及时。下面,我结合此次论坛主题,主要讲两方面内容:

一、回顾过去,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金融动能”满足“湾区所需”

近几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银保监会、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统筹抓好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服务实体、防控风险各方面任务,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推动制度体系建设,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在大湾区落地

我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紧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各项工作部署,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推动多项政策落地。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明晰工作方向。为支持大湾区金融发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涉及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对湾区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明确了总体设计框架。文件印发后,我局配合地方政府形成了配套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和目标,对标对表推进重点任务。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多方合力。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大湾区发展,推动银保监会成立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小组,明确工作重点;制定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机制和重点工作方案,并建立了粤港澳三地联动监管机制;推动三地银行保险同业公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搭建了多层次交流平台。三是深化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按照“放权项目由少至多”“辐射范围由点及面”的路径,逐步推广简政放权政策。先将自贸区内部分准入事项由审批制改为报告制或备案制,再逐步增加放权事项,最近又把自贸区简政放权政策复制推广到了大湾区8个地市(不含深圳)。自此,8地市银行支行及以下机构、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的主要准入事项及其高管的准入事项,已全面取消事前审批,实行事后报告或备案制。这是全国首个将省内自贸区银行业保险业简政放权政策全面复制推广到省内主要区域的案例,是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实践,是对优化大湾区营商环境的积极贡献。四是促进规则衔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银保监会支持,在11月5日刚刚正式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中,新增“粤港澳大湾区产品专属”重疾表。这是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区域性的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对于促进大湾区保险业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机构体系建设,大湾区多层次金融体系格局逐步形成

一是积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利用CEPA框架协议,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机构开放,支持外资银行、特别是港澳银行在我省优化布局、做大做强,成为联通港澳的重要纽带。同时,将港澳保险代理公司在内地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所需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年限由10年降低至3年,不断吸引具有特色、服务多元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进入内地。二是主动协调各类金融要素向湾区集聚,推动广州南沙设立国内首个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该平台以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为支撑,是国内首创线上的航运保险交易平台,将有效加快航运保险产品和业务创新。同时,推动上海保交所参与广州市商业健康险交易平台建设,探索为广州市民提供快赔直赔、产品定制、健康管理等服务,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此外,我们还积极支持广东省农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和广州港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相继开业,并积极推进相关重点机构或平台筹设工作,进一步丰富湾区法人机构类型。

通过不断努力,大湾区逐渐形成了优势互补、功能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目前,全省共有银行保险营业性机构2万余家,其中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202家,一级分行218家,保险法人机构36家;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银行在我局辖内设立了营业性机构146家,广东省是全国首个地级市外资银行全覆盖的省份,其中辖内香港、澳门银行营业性机构分别占全国1/4和2/3以上;共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局辖内设立了33家机构、320家营业性机构,其中港资保险营业性机构占全国超40%。

(三)创新湾区产品体系,以互联互通促进金融服务体系完善

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制度衔接、规则对接,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产品创新,促进湾区资源共享融通。一是推进跨境车险服务便利化。积极推动粤港澳三地保险机构合作提供跨境车险服务试点,实现“三地保单、一地购买”,并联合省公安厅推动交强险电子保单,截至2020年9月末,广东(除深圳)保险机构共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1.67万辆,出具交强险保单1.61万份,商业险保单0.63万份,港澳居民在大湾区驾车出行更便利、更安心。二是推进湾区医疗保险服务便利化,积极开展大湾区创新型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研究,提出产品创新工作的原则、方向和路径等工作建议,并依法做好产品监管工作,指导保险机构推出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居民提供医疗保障。目前,大湾区跨境医疗险累计为超4600人提供医疗风险保障超460亿元。三是推进跨境理财服务便利化。积极探索推进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工作,加强多方监管部门对接,广泛听取银行机构意见,研究制定实施细则,今后三地居民投资理财将拥有更多的选择。

(四)强化服务实体经济,以湾区改革创新辐射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们充分利用湾区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的动能,带动全省实体经济稳中求进。今年前三季度,广东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484亿元,占GDP比重为8.9%,同比增长9.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银行业保险业作为金融主体,对经济恢复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广东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经营指标继续稳居全国第一,9月末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近30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保险业前三季度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000多亿元,保险资金在省内累计投资突破万亿元,有力支持了我省经济发展。二是落实“六稳”“六保”,强化对重点领域的定向支持。自主或配合出台40余份政策文件,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辖内投向实体经济贷款规模7.5万亿元,累计为500多家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近300亿元;落实惠企政策,累计为20多万户企业办理本息延期,涉及贷款逾3000亿元;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首次突破万亿大关。三是攻坚农合机构改革化险,助推地方法人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确产权”“缩股份”“打内鬼”“捉老赖”等创新做法啃下问题股东清理、不良贷款清收等多年难啃的“硬骨头”。以催生嬗变的决心,通过“注资、注制、注智”的创新理念,打破农合机构风险“周期律”,努力构建行稳致远的长效发展机制。经过三年改革,广东农合机构风险总体上得到化解,基本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形成了因地制宜、适度多元的“广东模式”。此外,我们积极稳妥有序处置各类风险事件,配合地方政府处置网贷平台等涉众领域风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展望未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大有可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地位特殊、意义非凡。广东银行业保险业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勇立潮头、主动作为,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重塑金融优势,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先机。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是实现金融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并且地处内外循环交汇的重要位置,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前期我们紧扣大湾区发展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下了全国首个将片区政策复制推广的成功案例,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抓好简政放权政策的落地落实,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港澳保险服务中心建设,为合法持有港澳保单的人士在大湾区内地提供人身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售后服务;积极推动南沙自贸片区国际航运保险业务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上海保险交易所南方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畅通湾区内资源流动渠道;引导保险机构按照新发布的大湾区专属重疾表研发大湾区专属产品,并支持银行业保险业聚焦跨境车险、跨境医疗险、“跨境理财通”等重点创新领域,不断提升粤港澳三地居民金融服务便利度;探索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基建金融、航运金融等特色金融领域在湾区改革创新,研究推动巨灾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发展,助力湾区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

(二)解放思想、守正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金融市场活跃,创新热情高涨。广东银行业保险业要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加大创新力度,塑造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利用科技进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银行保险机构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客户营销体系、服务体系、产品定价体系、内部管理体系的全流程变革,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提高服务质量。作为监管部门,我们既要鼓励创新、弘扬企业家精神,也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另一方面,要以金融创新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推动作用,加大对“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和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针对民营、小微、“三农”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增强金融普惠性,推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加强研判、守好底线,筑牢筑高大湾区风险防控屏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各方面都在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境内外两个市场、三种货币,面临的市场环境十分复杂,对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确保如期打赢风险攻坚战,牢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做实资产分类、足额计提拨备、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提前做好应对不良资产大幅增长的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加大对境外风险输入的防范力度,监管部门也将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的监管联动机制,及时共享信息、统一规则,防止风险积聚和倒灌,为大湾区持续向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高站位、把准方向,推动党建和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金融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各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尤其是国有银行保险机构,要坚决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的建设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核心作用,探索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同志们,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新的历史篇章,让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携手同行,砥砺奋进,努力开创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新局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