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书签收藏         联系我们

李东荣:探索推动大湾区相关跨境金融服务监管标准趋同

来源: 南方+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20-11-18 14:54:14 浏览次数: 749

11月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指出,在建设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金融科技的“双刃剑”效应,更不能放松对技术背后人的管理。

李东荣表示:“应探索将金融科技纳入粤港澳常态化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监管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大湾区金融科技统计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研究针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信息共享、风险联动应对和应急处置安排,推动大湾区相关跨境金融服务监管标准趋同,避免监管套利问题。”

演讲中,李东荣就如何推进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建设提出了六点思考,包括:一是树立金融为民、科技向善的正确导向。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的毅力。三是夯实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支撑。四是优化金融科技标准规则供给。五是促进产学研多方协同联动。六是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协调合作。

李东荣还建议,需加强粤港澳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三地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交流协作,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创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渠道与方式,着力提升大湾区金融消费者的整体数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以下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此次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的召开,正值全国上下学习领会和部署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而十九届五中全会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指明了“十四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方针。其中明确提出了,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这段清晰的表述,可以说是为大湾区发展金融科技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提出了要求。我始终认为,提升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金融科技水平,靠的绝对不是某一个企业或者某项技术“单兵突进”,而是需要整个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协同发展。在这个生态形成的过程中,我们的创新导向是否正确,基础设施是否健全,制度供给是否恰当,产研结合是否紧密,风险监管是否有效,所有这些生态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着区域乃至国家的金融科技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客观地说,粤港澳大湾区在地理区位、经济实力、创新要素、政策环境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如果发展得当,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谈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一是树立金融为民、科技向善的正确导向。建设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始终应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要找准这些有群众基础的客观需求,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只有这样,我们在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的建设上才不会走偏方向。目前,国家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也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全时化、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因此,金融机构应努力开发出更加切合实际需求的数字金融产品,助力培育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推动小微、“三农”等普惠金融业务扩面、提质、降本,探索推进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的融合创新,真正让老百姓和实体企业得到便利、拿到实惠、感到满意。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的毅力。历史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这在改革开放后的广东更是得到了雄辩的证明。所以,我想,在大湾区推进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建设,一定要深刻准确地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以此去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建设。

三是夯实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支撑。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再先进的金融科技也都是沙滩上盖大楼——不稳当。鉴于此,应多措并举推动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和通信资费合理下降,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建设及其在金融业的探索应用,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发展提供高速率、广普及、全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按照粤港澳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既定政策安排,进一步扩大支付网络和工具覆盖面,推动移动支付工具在大湾区互通使用,支持粤港澳三地征信机构依法开展跨境合作,探索推进征信产品互认,综合运用区块链、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促进金融数据与产业数据的安全融合应用,提升支付、信用、金融数据等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四是优化金融科技标准规则供给。古语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建设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应注重发挥标准规则的激励约束作用。这次论坛,我注意到许多专家都提到了应加快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欲想互联互通,就绕不开一个统一标准规则或者说能够灵活转换的标准规则。鉴于此,应鼓励大湾区从业机构积极参与金融科技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研制,建设覆盖全业态、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科技标准规范和检测认证体系,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应用程序接口、移动金融APP、金融数据安全等金融科技标准在大湾区落地实施。同时,加强粤港澳金融科技标准合作,在移动支付、数字银行等部分优势领域,共同参与甚至主导有关金融科技国际标准规则制定,为金融科技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五是促进产学研多方协同联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导向,优化完善立足湾区、服务中国、辐射全球的金融科技产业链体系,着力建设安全可控的金融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开源社区,加快高校金融科技专业设置和跨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支持产学研各方通过联合实验室、专项课题组等形式,加强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在金融场景中的及时转化和有效应用。同时,结合大湾区各地功能布局和产业分工,科学设立产业园区、孵化器、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金融科技载体,积极发展法律咨询、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创业孵化、培训认证等专业配套服务,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和生态布局。

六是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协调合作。纵观人类金融发展史,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总是在你追我赶的动态博弈和螺旋式上升中寻求更高水平的平衡。在建设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金融科技的“双刃剑”效应,更不能放松对技术背后人的管理。因此,应探索将金融科技纳入粤港澳常态化监管协调沟通机制,加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监管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大湾区金融科技统计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建设,研究针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信息共享、风险联动应对和应急处置安排,推动大湾区相关跨境金融服务监管标准趋同,避免监管套利问题。同时,加强粤港澳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三地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交流协作,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金融纠纷解决机制,创新金融消费者教育的渠道与方式,着力提升大湾区金融消费者的整体数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各位嘉宾,建设高质量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提升大湾区金融科技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智慧和力量。我们期盼粤港澳三地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从业机构和广大金融消费者共同努力,携手推进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为增强大湾区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保障。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